本文研究的是机器人和自动化用线性执行器市场,线性执行器是一种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装置,它通过电机、液压或气动驱动,实现精确的直线位移控制,广泛用于自动化设备、工业机器人、医疗设备、航空航天、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
1
行业发展市场规模及“十五五”前景预测
十四五期间,2020年全球机器人和自动化执行器市场规模为74.36亿美元,根据本公司最新调研显示,2025年全球机器人和自动化执行器市场规模为90.78亿美元,2020-2025这五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07%。
十五五之后,预计到2031年全球规模将达到113.52亿美元,2025至2031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3.80%。
从地区来看,2024年,中国机器人和自动化执行器市场规模达到了22.84亿美元,预计2031将达到32.1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10%。
生产层面,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执行器生产地区,占有大约27.95%的市场份额(基于2024年产量),之后是欧洲,占有大约21.20%的市场份额。目前全球市场,基本由中国、欧洲、北美和日本地区厂商主导。
从产品类型方面来看,占主要的是电动执行器,2024年其销售额为37.53亿美元,占全球42.39%市场份额。
从产品市场应用情况来看,汽车及交通是最大的应用市场,2024年占据了26.29%的份额(基于销量),紧跟着是工业设备、家庭与商业、医疗保健,预计未来几年工业机器人市场将保持略快的增长速度。
从生产商来说,目前全球机器人和自动化执行器主要厂商包括Parker Hannifin、THK、LINAK、SMC Corporation、Emerson、Ewellix、ABB、IAI、Honeywell和Jiecang等,2024年前十大厂商份额占比达27.73%,其中Parker Hannifin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2023年占比达到4.15%(基于收入)。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在中国市场。
2
机器人和自动化执行器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技术的融合,执行器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具备更高的自主决策能力和自适应能力
高性能与高精度 电机驱动技术、减速器技术和控制系统的不断进步,推动执行器向高性能、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亚太地区发展迅速 中国、日本是主要增长区域,尤其是中国,机器人和自动化执行器受益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自动化需求增加。
3
机器人和自动化执行器行业发展有利因素分析
自动化普及加速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开始被引入制造业。制造业对效率、精度和一致性的需求推动自动化设备升级。
产业升级与智能制造推动 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需求增长,带动高性能执行器应用。自动化设备能持续高速运行,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停机,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全球工业4.0趋势将推动自动化生产线广泛采用智能执行器。制造业对效率、精度和一致性的需求推动自动化设备升级。半导体、电子、医疗设备、汽车等行业高度依赖自动化执行器。
4
机器人和自动化执行器行业发展不利因素分析
智能化水平不足 尽管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有所进步,但执行器在复杂环境中的感知能力、决策能力和适应性仍存在局限,难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标准化程度低 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产品兼容性和互换性差,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和风险。
产业链不完善 执行器行业上下游协同不足,关键零部件和系统集成能力较弱,制约了整体竞争力。
【2025年全球及中国机器人和自动化执行器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将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为投资者和业内人士提供最新、最全面的市场分析和趋势预测。
